随着全市气温逐渐回升
空气湿度不断增加
毒蘑菇、有毒野生植物生长茂盛
韶关市民有户外采摘野生蘑菇
野菜和草药食用的习惯 近期我市出现 因误食毒蘑菇和有毒野生植物 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风险加大 许多品种的野生蘑菇 都含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剧毒 毒蘑菇已成为 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“杀手” 温馨提示 不采集、不买卖、不食用野生蘑菇 以防误食毒蘑菇中毒 一、毒蘑菇毒性复杂多样,临床治疗易延误。 毒蘑菇毒性成分种类繁多,中毒表现各异,病程发展和预后情况也不同。按中毒的症状可分为胃肠类型、神经精神型、溶血型、肝脏损害型、呼吸及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。 大部分误食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精神错乱、幻觉等精神症状,严重的可出现溶血、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。 值得警惕的是华南地区常见的致命鹅膏,误食后,病人初期症状较轻,有呕吐、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,经过处理后,第二天症状缓解,进入“假愈期”,但第三天就会进入肝损害期,病人转氨酶急剧升高,严重者出现肝衰竭,易误诊致延误治疗时机。 二、大部分毒蘑菇形态与可食用菇相似,难以辨别。 广东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有100多种。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,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,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、气味、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,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。 误食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有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 “拼死”也要吃呢? 主要是被不靠谱的辨识方法误导 或者加工不当。 下面这些方法, 通通不能判断野生菌毒性: ×蘑菇颜色是否鲜艳? ×蘑菇与银器大米大蒜等同煮是否变色? ×掰开蘑菇是否流汁液等? ×虫蚁不食青蘑菇,有虫蚁的尾菇无毒了? ×长在潮湿处、粪便上的蘑菇有毒? ×有分泌物、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了? 特别提醒:在野外,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的蘑菇混生,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。所以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,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。 三、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药,一旦怀疑误食毒蘑菇中毒,必须马上就医。 若吃了蘑菇后,很快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及视力模糊,就要高度怀疑毒蘑菇中毒,必须马上前往医院就医,千万不能拖延,否则容易引起昏迷乃至死亡等严重后果。 注意:不管是否自认为无毒的蘑菇,只要是野外采摘,在烹饪前最好拍照,以备后续出现中毒后,可以快速鉴定品种,争取救治时间。 1.就医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,因此中毒后应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。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,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,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。 注意: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,无论是否发病,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。 2.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。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、导泻(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,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,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,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。 特别提醒:要警惕中毒“假愈期”。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,仍建议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,观察一段时间,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。